穿越时空,探寻广州第一座跨珠江大桥——海珠桥的历史
近代以前,广州俗语‘有钱住西关,有权住东山,无钱无权住河南’。这里河南指今海珠区老城区,古时海珠岛也称河南岛,基本是乡下地区,有不少村子,民国时有河南七十三村说法。河南岛被珠江前后航道包围,古时出行全靠船渡。那河南岛何时与河北通桥呢?这是上世纪三十年代广州珠江场景,眼前这座桥是广州第一座跨珠江大桥,还是可开河大铁桥,合上供行人和车辆通过,开启供大船通过。它在哪?叫什么?如此高工艺铁桥彼时如何建造?我们穿越聊聊广州第一座跨珠江大桥历史。这座桥就是海珠桥,建成通车九十余年,连接越秀区和海珠区,北连广州起义路,南接江南大道北。海珠桥是广州最早中轴线组成之一,也是老广州著名地标建筑和文化载体,有很多历史故事,充满老广州辛酸美好回忆,我们逐一解析。早在明清,广州河南地区渐成重要城郊区。十九世纪河南是富豪别墅区,世界首富吴炳建在河南建了四家园林、五家花园。上世纪二十年代,特别是广州市政厅成立后,河南河北商务日盛,人口激增,但无桥梁通达,市民往来、商贾贩运全靠船渡,电船、小艇渡头相患,争先恐后,熙来攘往,易拥堵或被大货轮冲撞,常有翻船,狂风大雨天甚至没船渡江,只能望江兴叹。建桥连通河南河北,方便两岸市民往来和货物运输,利于外贸发展,广纳人才,助兴广州发展,建跨江大桥提上日程。1929年12月1日,海珠桥正式动工,美国盛昌洋行以103.2万两白银得承建权,由马克敦公司承建。工程设计建设对标伦敦桥。经过三年多施工,1933年2月15日正式落成通车。桥身全长356.67米,主桥长182.9米,宽18.3米,是可开合铁桥。桥上设机关电掣,能将中段桥面向上开合,方便船只通过,开启和闭合一次约五分钟。海珠桥最初称珠江大铁桥,后临近海珠更名海珠桥。建成通车首日,两岸庆祝人群人山人海,海珠桥水泄不通。海珠桥是当时中国罕见可开河跨江铁桥,方便两岸交通,让广州港大船沿江直上白鹅潭沙面,保证珠江水运和港口船运无缝对接。当时巴金到广州,描述海珠桥是他在中国都市见过最大铁桥。然而,海珠桥命途多舛,建成后两次因战乱被破坏。七七事变后,日寇为侵占广州,对广州狂轰滥炸14个月,海珠桥及南北桥角是轰炸重点区域,广州三大灾区之一,海珠桥部分损毁。1938年,海珠桥建成仅五年,日寇占领广州,开合器被拆盗走,运去日本,海珠桥丧失开合功能,大船无法进入内港。多次修复未恢复开合功能。1949年10月14日,广州解放前夕,蒋下令炸毁海珠桥,解放大军入城时,蒋守军用100多箱炸药炸毁,40分钟后广州解放。1950年3月25日,广州重建海珠桥,仅用六个月,同年11月7日修复通车。重建后桥长486米,正桥182米,桥面不能开合,来回设三线行车,两边设行人路和自行车道,外观与原桥大致相同。修复后海珠桥重新连接广州南北市区交通,对新中国广州电机发展及改革开放后跨越式发展发挥不可替代作用。为何这么说?这是1966年卫星地图,当时珠江上只有海珠桥,人民桥刚开始建设。直到1967年人民桥通车前,海珠桥是广州唯一跨珠江大桥。此时广州城已繁荣,河南是重要工业基地,海珠桥是广州南拓发展枢纽。七十年代,海珠桥交通拥堵,1974年12月扩建工程动工,拓宽行车道和人行道。改革开放后,广州经济腾飞,大量外来务工人员涌入,扩建后桥不堪重负。八十年代高峰时段,海珠桥每小时通过超八万辆自行车,出现‘世界第九大奇观’自行车潮。推着自行车人潮是广州快速发展缩影。九十年代,海珠桥老化严重,中孔桥面凹陷,桥梁架构变形,锈迹明显。1995年启动维修扩建工程。新世纪,因桥达使用年限,2011年11月16日再次大修,2013年9月2日完工通车。维修后桥承载能力大幅提高。如今海珠桥车水马龙,继续服务 generations。海珠桥是广州人集体记忆,曾是几代人恋爱、结婚、朋友聚会等纪念性拍照背景,也是城市历史文化重要组成。你记忆中海珠桥怎样?最后别忘了点赞关注,你的赞是对博主最大支持!
《海珠桥全攻略:穿越时光,领略广州历史与现代交融之美》
海珠桥,作为广州的标志性建筑,承载着这座城市的深厚历史与文化底蕴。它不仅是一座连接河南河北的交通枢纽,更是广州发展历程的见证者。
如果你想深入了解海珠桥,这份攻略将为你提供全面且有价值的信息。
首先,让我们追溯海珠桥的历史渊源。它始建于1929年,历时三年多建成通车。最初被称为珠江大铁桥,后因临近海珠而更名。这座桥在当时是中国罕见的可开河跨江铁桥,其独特的设计方便了两岸交通,也促进了珠江水运和港口船运的无缝对接。
然而,海珠桥的命运多舛。在历史的长河中,它历经了两次因战乱而被破坏的磨难。七七事变后,日寇的轰炸使其部分损毁;1938年,日寇又盗走了开合器,使其丧失了开合功能。广州解放前夕,海珠桥更是被国民党守军炸毁。但新中国成立后,海珠桥得到了及时的重建和修复,继续发挥着重要作用。
如今,海珠桥依然车水马龙。它不仅连接着越秀区和海珠区,是广州最早的中轴线组成之一,更是老广州著名的地标建筑和文化载体。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广州的繁华与变迁,也能领略到它独特的历史韵味。
无论是漫步桥上,欣赏江景,还是了解它背后的故事,海珠桥都值得你细细品味。快来海珠桥,开启一场穿越时空的历史之旅吧!
海珠桥,广州历史,跨珠江大桥,建筑变迁,交通枢纽
[Q]:海珠桥最初叫什么名字?
[A]:海珠桥最初被称为珠江大铁桥。
[Q]:海珠桥是哪一年建成通车的?
[A]:海珠桥于1933年2月15日正式落成通车。
[Q]:海珠桥建成后经历了哪些破坏?
[A]:七七事变后,日寇轰炸使其部分损毁;1938年,日寇盗走开合器;广州解放前夕,被国民党守军炸毁。
[Q]:海珠桥重建于哪一年?
[A]:1950年3月25日,广州市开始重建海珠桥。
[Q]:海珠桥重建后有哪些变化?
[A]:重建后桥长486米,正桥182米,桥面不能开合,来回设三线行车,两边设行人路和自行车道,外观与原桥大致相同。
[Q]:海珠桥在广州发展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A]:海珠桥连接了广州南北市区的交通,对新中国广州的电机发展以及改革开放以后的跨越式发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1967年人民桥建成通车前,它是广州唯一的跨珠江大桥,是广州南拓发展的枢纽。
[Q]:海珠桥的桥身有多长?
[A]:桥身全长356.67米,主桥长182.9米。
[Q]:海珠桥开启和闭合一次需要多长时间?
[A]:开启和闭合一次约五分钟。
《海珠桥全攻略:穿越时光,领略广州历史与现代交融之美》
海珠桥,作为广州的标志性建筑,承载着这座城市的深厚历史与文化底蕴。它不仅是一座连接河南河北的交通枢纽,更是广州发展历程的见证者。
如果你想深入了解海珠桥,这份攻略将为你提供全面且有价值的信息。
首先,让我们追溯海珠桥的历史渊源。它始建于1929年,历时三年多建成通车。最初被称为珠江大铁桥,后因临近海珠而更名。这座桥在当时是中国罕见的可开河跨江铁桥,其独特的设计方便了两岸交通,也促进了珠江水运和港口船运的无缝对接。
然而,海珠桥的命运多舛。在历史的长河中,它历经了两次因战乱而被破坏的磨难。七七事变后,日寇的轰炸使其部分损毁;1938年,日寇又盗走了开合器,使其丧失了开合功能。广州解放前夕,海珠桥更是被国民党守军炸毁。但新中国成立后,海珠桥得到了及时的重建和修复,继续发挥着重要作用。
如今,海珠桥依然车水马龙。它不仅连接着越秀区和海珠区,是广州最早的中轴线组成之一,更是老广州著名的地标建筑和文化载体。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广州的繁华与变迁,也能领略到它独特的历史韵味。
无论是漫步桥上,欣赏江景,还是了解它背后的故事,海珠桥都值得你细细品味。快来海珠桥,开启一场穿越时空的历史之旅吧!
海珠桥,广州历史,跨珠江大桥,建筑变迁,交通枢纽
[Q]:海珠桥最初叫什么名字?
[A]:海珠桥最初被称为珠江大铁桥。
[Q]:海珠桥是哪一年建成通车的?
[A]:海珠桥于1933年2月15日正式落成通车。
[Q]:海珠桥建成后经历了哪些破坏?
[A]:七七事变后,日寇轰炸使其部分损毁;1938年,日寇盗走开合器;广州解放前夕,被国民党守军炸毁。
[Q]:海珠桥重建于哪一年?
[A]:1950年3月25日,广州市开始重建海珠桥。
[Q]:海珠桥重建后有哪些变化?
[A]:重建后桥长486米,正桥182米,桥面不能开合,来回设三线行车,两边设行人路和自行车道,外观与原桥大致相同。
[Q]:海珠桥在广州发展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A]:海珠桥连接了广州南北市区的交通,对新中国广州的电机发展以及改革开放以后的跨越式发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1967年人民桥建成通车前,它是广州唯一的跨珠江大桥,是广州南拓发展的枢纽。
[Q]:海珠桥的桥身有多长?
[A]:桥身全长356.67米,主桥长182.9米。
[Q]:海珠桥开启和闭合一次需要多长时间?
[A]:开启和闭合一次约五分钟。
评论 (0)